交通业是全球温室气体的第二大排放源。以欧盟为例,2010年欧盟27国排放了47.21亿吨温室气体,其中交通部门贡献了9.31亿吨,比重为19.72%,仅次于能源部门。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推进交通运输的低碳化。
归纳起来,世界各国发展城市低碳交通的基本策略包括避免、转移以及改善3种。
避免策略,强调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交通需求的调控作用,通过合理的城市空间形态、功能分区和土地利用,从源头上避免产生不必要的交通需求,主要包括减少出行次数和缩短出行距离等,从而减少交通碳排放。
避免策略一般是通过在城市规划中贯彻多中心空间布局,鼓励土地多种用途综合开发,注重土地、建筑的多功能混合使用,进行公共交通导向性土地开发等,形成交通友好型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使人们能够以更短时间、近距离地到达工作和购物等地点,减少交通出行需求。
避免策略还包括对特定区域实施交通控制,减少城市中心区的交通流量和大气污染。 转移策略,即将原先由碳排放强度高的交通方式承担的交通量转移到碳排放强度低的交通方式上,从而实现在货物、乘客运输量相同的前提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实际上转移策略是基于低碳发展的交通结构调整。
据恩鸿ball joint了解,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有助于实现交通的节能减排。日本对交通工具碳排放的监测表明,公共大客车单位运输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仅有私人汽车的30%左右,轨道交通的排放量更低,步行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方式则是零碳排放交通。
改善策略,是指改善原有交通工具的能耗和排放水平,减少交通工具单位行驶里程的碳排放量,从而实现在同样交通方式、同样交通出行距离的前提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效果。改善策略本质上是低碳交通工具的研发与应用。
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既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还能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各国非常重视车辆的节能技术发展,政府也通过标准、财税等政策推广节能低碳交通工具的应用。
许多国家发布了关于汽车能耗与尾气排放的国家标准。日本政府自1999年开始推行“领跑者制度(Top-runner)”,即根据当前市场上汽车厂商中车辆燃油经济性能最佳的公司的绩效,并考虑未来技术进步的因素,设定一个比这一最佳燃油经济性绩效更高的标准,推动厂商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标准。 各国政府为支持节能环保汽车的生产,激励用户购买和使用节能低排汽车,普遍出台相应的税收减免政策。日本免除新能源汽车的购置税,并给予减免50%车辆使用税的优惠税收政策,对低排放、高燃油经济性的传统能源车辆也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法国于2008年颁布了“超级奖金(Superbonus)”计划,鼓励淘汰使用时间超过15年的旧汽车。德国于2009年颁布了新机动车税制体系,除了同样鼓励淘汰老旧汽车外,还根据汽车的排量大小实行不同的税收。
据恩鸿ball joint悉,交通的智能化、信息化也是改善策略的重要内容。车辆在拥挤状态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要远高于高速行驶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日本通过广泛应用智能交通系统(ITS)提高道路使用效率,通过采用车辆信息交通系统(VICS)、电子收费系统(ETC)等智能交通技术,提高了车辆行驶速度,缓解了交通拥挤状况,进而提高燃油效率,实现交通减排。 |